第一篇:北京写生报告
北京写生考察报告
艺术设计学院
09艺术设计写生实习报告
六月盛夏,我们告别校园,向大自然出发,寻找设计创意。6月4日,在汽车的鸣笛声中,我们挥手美丽的校园,向写生目的地—北京出发。
今年已经是大三了,本次写生是考察实习,是对前期的理论学习的考察总结,也是对后期设计学习寻求灵感。而作为本次写生目的地的北京是我们祖国的首都,历来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连接世界的桥梁。在这里中西合璧,也是这两种文化的救济碰撞,所以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听、熟悉各种新鲜事物,这也是我们设计专业必须经历的,这有多看多练才能在设计领域走在时代的前沿,才能做出好的设计。所以,北京之行,势在必行。
在来北京之前,对北京有两种印象:一种是古老沧桑的历史古城,很沉稳,很有历史的韵味,
一砖一瓦都流入出岁月的气息,一事一物都带着时间的痕迹;另一种是从北京奥运成功后,向世人展示的现代的一面,那动人的韵律,时尚的光影,人们脸上带着那种满足的笑容,彰显出了这座现代都市的魅力。历史的悠久让北京在历史名城中占了一席之地,现代新奇的建筑,也让北京在世界现代城市之林站住了脚跟,现在的背景在包含了中西文化,今古文化后,向人们展示出一个独特的北京。这两种印象让我对此次写生之旅充满了向往和憧憬。
随着火车的缓缓前进,我们离北京越来越近,按耐不住自己的心情。下午我们来到北京虽然我
已经来到这座城市好多次,但我好像根本没了解也没去好好的观察它,下午午茶的时间,我们再也无法安奈住自己的好奇信,就和朋友去亲身体验下自己不了解的北京,按照计划我们应该去希尔顿酒店,但是我们还是辗转反侧的来到王府井,王府井的繁华,琳琅满目的奢侈品,以及人来人往的外国人都说明了这个城市的真正的国际化,室内店铺的装修都很值得我们学习,因为他代表的时尚,高贵,超越,在中小城市以及我们内心看不到的许多东西。在北京随处可见的设计新鲜元素积极的冲击着我们的大脑,也是我们汲取设计“营养”的时候了。
第二天,我们就按计划来到西单的中国银行总部,我们很欣慰能看到贝聿铭这样伟大的设计师
做出来的作品,巨大的穹行门应在我的脸前,全部都是由玻璃钢架构成显着他那自己的派气。据介绍总建筑面积174000m2,占地13300m2。地上15层,地下4层。建筑物外轮廓近似矩形,沿建筑规划红线布置。根据西单地区规划要求,建筑高度为57.5m。地下室分别设有人防、金库、车库、餐厅等。地下一层中部为35m跨度圆形会议厅。地面以上中部为面积4200m2、高度约50m、自然采光的四季共享大厅,顶部为艺术网架。大厅内侧为银行交易场所,其上部空间结构沿三个方向向内倾斜延伸,形成独特的开口内锥型空间。在首层东、南两侧,分别开有跨度55m、具有两层层高的主入口通道。55m跨主入口上方设巨型钢桁架。钢桁架承托上部八层混凝土结构。这是第二次接触到贝聿铭的设计,上次在苏州博物馆也有幸了解一下贝聿铭的设计,贝聿铭大师设计总能与自然相结合,利用光、植物来表现自己的设计风格。现在我们看到完成的这个超过我们想象的建筑,可以说是被约束下的杰作,在制约中,我们看到了贝聿铭的天才手笔。从外观上只能看到许多三角、棱形等玻璃的屋顶、其实那都是天窗,一但进入内部,明亮舒展的空间超过人们的预想。
斑驳的红砖瓦墙,错落有致的工业厂房,纵横交错的管道,墙壁还保留着各个时代的标语。马
路上穿着制服的工人与打扮时尚前卫的参观者相映成趣,历史与现实、工业与艺术在这里完美的契合在了一起,这里就是北京798艺术区。不禁已经是第三次来到这里,第一次说是以旅游的目的来到这里以点也不虚晃,第二次应该是参观的心态来到这里,这次是第三次来到这里,每次来总能感觉很强的艺术气息在侵袭我的细胞,他总部有很多新鲜的东西向我们展示,设计的思维、灵感,有声无声的触发着我们的灵魂。这里汇集了画廊、设计室、艺术展示空间、艺术家工作室、时尚店铺、餐饮酒吧等众多的文化艺术元素。这些和市面上的不一样,总有些新奇的创意。给你无尽创作的灵感,顺着大门走进来细心品味着身边的小创意,不知不觉来到798的艺术中心是目前园区内最大的锯齿形厂房,高空间、大柱距的建筑架构完整保留了兴建之初的德国包豪斯式艺术风格,传达出注重实际、简约大气的设计理念。 展览空间独特的灰色拱形天花板最高处达8.6米,搭配北向而倾斜的条形天窗,保证了一天中室内采光的均匀、恒定,这也是包豪斯式锯齿厂房的标志性特征之一。空间内保留了日渐斑驳的巨大朱红色标语及废弃的设施和仪器,使历史与艺术在这里凝聚成巨大的视觉冲击力,为艺术、意中艺术工作室等。看他们通过厂房改造的一个又一个创意,是在叫人惊叹~
北京是中国的心脏,是中华民族的魂魄所在,中国古典建筑也有着独特的魅力,在现代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了解到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文化。作为中古智慧结晶的建筑,是我们学习的最好实体。从里面学习到很多关于中式设计的知识,为以后能在中式设计方面有所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西递写生实习报告
西递写生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6月27日至7月3日
实习地点: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西递村
实习形式:建筑写生实习
实习目的:通过写生,提高同学们对建筑的直观感受能力,对传统建筑的认识与理解。从自然风土人情中悟建筑文化。从地域特色感知自然色彩。从大自然中领悟色彩的光与色的变化与魅力。从大自然和民族建筑文化中学到课堂上难以学到的知识,并在建筑写生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锻炼自己的表现技法,加强对素描色彩的掌握能力。
6月27日我们乘坐大巴来到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皖南古村落——西递。一下车,我就体味到浓浓的田园风情。中午我们在预定的农家旅馆休息了一会儿之后,同学们就按照计划背着画具走街串巷寻找合适的景点开始作画。其实,在西递,令人满意的景色无处不在;幽长的巷子,古老的官宅,斑驳的墙壁,都留在了我们的画纸上.一开始不敢在很多人的地方画画,就躲在比较偏僻的地方,画了几天总算有些收获,有点长进,对于技法等的掌握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有的时候还感觉自己画得不错,不过经常有一些别的学校的同学和好奇的游客在旁边观望一下,当然也免不了评论一下,听到的话也是有好有坏。
“西递”距黟县县城8公里,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间(公元1049~1054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为胡姓人家聚居之地,现有居民300余户,人口1000余人。整个村落呈船形,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多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和建筑的设计布局协调,村落空间变化灵活,建筑色调朴素淡雅。建筑 ……此处隐藏5175个字……判断和洞察,让我们开心的是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这也说明了写生不仅仅在于画画,更多的是对美的审核。也使我更多更深一层次的去欣赏去思考美。
三、 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写生的目的在我们集体和老师的努力下得以实现,但我们还是有很多的不足,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也有待提高。还有就是我们要更广阔的打开自己的眼界,去看身边那些美的事物。美无处不在,那要看我们自己要怎么去发现美。
建议就是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要善于记录自己感觉美得东西,比如拍照或是简笔速写,可以随身携带笔和本,(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好 范文网WWW.)在外出旅游的时候,画画,照照,留下身边美好的印象。
第五篇:写生实习报告
写生实习报告
安徽写生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
二、实习地点:安徽
三、实习内容:色彩写生
暑假刚结束,我们就要开始令人兴奋的写生实习。写生实习是建筑系历来的传统,为的是通过见识不同地域的建筑并以水粉水彩等形式记录下来,以增强我们对色彩和建筑的认知感。经过了老师对实习任务和注意事项的介绍,我们带着画具和简单的行李,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的前往安徽的列车。路途是漫长的,整个系的同学一起随着火车的颠簸玩乐,休憩,欢笑声使得漫长的旅途变得更加美好。经过二十多个小时的颠簸,窗外的风景从北方的壮丽山河逐渐变成南方的秀气温婉,我们也抵达了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古筑。
此时正值上午,温暖的阳光下静静矗立着一栋栋乌瓦白墙,古香古色的建筑,金色的稻田绵延无尽,空气中略有潮湿的气味……一切一切都让初到南方的我们倍感新奇。我们入住的旅社也是典型的南方民居,在兴奋激动中,我们的实习正式开始了。
第一天下午没有任务,而是让大家初步了解一下南方的风土民情。我们来到了南屏,在导游的带领下游览的这个充满文化底蕴的古村落。南屏是叶氏家族聚居而产生的居住组团。宅第结体多为多进院落式集合形式(小型者多为三合院式),体现了徽州人“聚族而居”的特点。这里有叶氏祠堂、天一书屋等景点。纯朴而精美的砖雕、秀美的徽派建筑、深深的小巷、潺潺的流水都让我流连忘返。心里感慨自己有机会体会这美景是多么大的幸事,也暗暗下决定,一定不辜负这美景和学校的苦心。将这徽州风光记于心底,画于笔下。
接下来我们正式开始写生。每天相同的时间外出,相同的时间回到住处,但是我们却每天都能遇见不同的风景不同的惊喜。我们又游览了关麓等地,体会了汪氏家族曾经的繁华和徽商独特的居住文化。收获了一张张算不上精美但却倾注心血的绘画作品。而作为一个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我更在游览过程中见识到中国传统的居住布局和人的居住环境如何与自然完美结合。着对我以后的学习是受益匪浅的。
通过写生,我不仅对色彩有了更深的认识,更了解了徽派建筑。徽派建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村落民居、祠堂庙宇、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体中,其风格最为鲜明的是大量遗存的传统民居村落,从选址、设计、造型、结构、布局到装饰美化都集中反映了徽洲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作为传统的建筑流派,徽派建筑一直都保持着古雅、简洁、富丽于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对徽派建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凸”字形的“马头墙”。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集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而高高的马头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故而马头墙又称之为封火墙。马头墙高低错落,一般为两叠式、三叠式、较大的居民,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最多可多至五叠,俗称“五岳朝天”。
在这次安徽下乡写生的过程中,同学们团结友爱,相互照顾;在学习上,相互督促,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经过短短的十天写生课程,同学们了解到了许多,也认识到了许多,为这里的风景、建筑、街道所迷恋,为这里的人文、历史所感慨。简而言之,就是来到宏村真是不虚此行,而且也促进了大家彼此之间的友情,也算是此行收获最大的东西之一了。
当然,还有别的收获。这次的写生之旅让我了解到了好多我原本不了解的东西。
写生,使我深刻体会到形象与色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写生是搜集素材、师法自然的重要步骤和学习绘画时最重要的训练方法。它对描绘细节和光影变化非常重要,人不可能记住所有这些细节,经常写生对研究色彩学的规律也非常有启发。还有在色彩训练中,我进一步体会到处理好画面中形态与色彩的关系的重要性。形态当然是经过了有意识的处理。形态的明确体现,是展示自己在色彩写生中也能清晰地表现出对大自然造型的准确把握。写生实习对于自然形态的更加主动和准确的把握与表现,并与色彩的表现更加主动地结合,是我这次在写生实习的第一次体验。尤其是在速写中,对造型的研究更加重视,体会到画面的整体性决定了造型的性质。体会到了一个艺术家如何认识与把握世界,就必须使形与空间的关系获得高度的和谐。同时,要使自然美得到客观的再现,必须做到美术技巧与人的心灵、眼与手的配合、理性与情感、现实与理想在绘画作品中获得完美的统一。
当然,对速写而言,事物的表象也不停留在它们的造型,而更在于发掘造型线条的秩序特征上,更在于使各个特征有机散布于画面的线条,或构成它的节奏的特殊价值。构图当然对速写重要,按照整个画面来改变形态,组织区域和线条。从山、石、草、木等种种形象中发现造型与结构秩序,用点、线或者线组成的面来解释和描绘自然中的生动形态。我们不仅关注造型的有趣,而且关注散布于整体画面的线条——组成形象的线条,构成着线面形式节奏的特殊价值。这里所意味的,不仅仅只是线条语言的表现。马蒂斯说:“色彩和线条是力量,而在这里的游戏里,在画的平衡里,隐蔽着创作的秘密。”对设计者而言,除了写生色彩
的经验,以及对色彩平面的配置的构成知识之外,如何利用色彩来传达感受,是继续研究色彩的课题。色彩的心理暗示,色彩的情感表达,色彩的引起联想,以及色彩的冷暖、膨胀与收缩等等,都在设计的色彩训练中占据重要位置,那么在色彩写生中如何体现呢?还有总的色调节奏的把握与强化,愉快是表现感受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微小色彩变化的简化正是达到更加整体的色调表现,也似乎更符合设计的原则,一个又一个的色块相邻着,并列着,紧紧抓住运动与形式。不再是恍惚,而更多的是坚实。对于色调的重要性的强调,使我联想可以采用色彩纸来画,用色纸的基调统领画面,似乎更容易传达作者的主观感受,使画面保持另一种情调——色调由于是较纯的纸色形成,因此就有着边渡,增强的色彩的价值。
实习,是开阔眼界、增进师生情谊和提高自己对新生事物的判断力和洞察力的重要途径。在安徽我们只停留了十几天,在这次外出写生中,使我进一步提高了对新生事物的判断和洞察,从而还建立起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友谊,实现了知识和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正是应了古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实习是快乐而短暂的,很快我们又坐上了返回张家口的火车,带着期间收获的作品,这次心里更多的是不舍。看着景色一点点退与身后,实习期的经历在脑海中浮现,再见了,南屏、平山……再见了,美丽的安徽。我会永远记住这段美好的时光。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5 世华文秘网 www.shihuaweipan.com 版权所有